“
病毒与细菌的区别,是细菌自带代谢机器,可以在体外繁殖,而病毒没有代谢机器,不能在体外繁 殖。它们要复制自身,就只能钻入其他生物的细胞,接管其代谢机器,用它们来合成子代病毒。 所谓“冠状病毒”,准确的翻译应该是“皇冠状病毒”。病毒包膜上有着一个个针状的突起,跟氺镭的 外观差不多。
欧洲人的眼睛有问题,觉得氺镭很像他们的国王戴的王冠(Crown),于是就把这些氺镭称为“冠状 病毒”。新冠病毒只是冠状病毒的一种,其特点与其他冠状病毒一样,表面上有许多突起。这些突起 就叫棘突,文盲称为刺突。它是一种病毒编码的糖蛋白,称为S蛋白(S是Spike【突起的意思】的缩 写)。
上面说过了,病毒只能在细胞内繁殖,而S蛋白就是新冠病毒与细胞表面相结合的利器。 人体多个脏器的细胞表面都有一种叫ACE2的蛋白,为执行正常生理功能所必需,然而这却成了新冠 病毒进入细胞的“抓手”。病毒表面上那些刺突蛋白(照顾文盲,改写为刺突)的外形与它相吻合, 就像手套与手指一样,一拍即合,严丝合缝。刺突套上了细胞膜蛋白后,病毒就能进入细胞,在细 胞内大量复制,大批的子病毒释放出去,再去感染其他细胞。
正因为刺突蛋白是病毒进入细胞的抓手,所有的疫苗都是针对它下手的。目前使用的有灭活病毒疫 苗(中国生产),mRNA疫苗(辉瑞和莫得拿生产),腺病毒疫苗(牛津大学与阿斯利康合作生 产),以及重组蛋白疫苗(尚未听说有哪家公司生产出来)。 mRNA疫苗是将编码刺突蛋白的mRNA引入人体细胞,让人体自己生产它(刺突蛋白只是病毒的抓 手,本身不能致病)。 因为它是一种病毒蛋白,人体的免疫系统立即察觉了这外来的奸细,制造出 针对这些外来“手指”的“手套”,将其牢牢套住,从机体中清除出去。人体的免疫系统还记住了这些 手指的模样,能在未来制造出大量的“手套”来对付它们。这些“手套”就称为“抗体”。而刺突蛋白则称 为“抗原”,又叫“免疫原”。 腺病毒疫苗的原理也差不多,只是载体用的是黑猩猩的腺病毒。这种腺病毒能使黑猩猩害上感冒, 但不能使人类患病。牛津大学真纳研究所将刺突蛋白的基因插入黑猩猩的腺病毒,用它去感染人 类,使得刺突蛋白能被人体生产出来,提供给免疫系统,作为制造“手套”的“指头模板”。
如果读者看懂了上文,则立即就能理解疫苗接种为何能起到预防作用:通过接种,人体内建立了对 刺突蛋白的记忆。病毒进入人体后,免疫系统立即连夜加班加点,制造出大量的“手套”来,把遍布 在新冠病毒表面的那一个个“指头”牢牢套住。新冠病毒的指头全给戴上手套后,就再也无法去跟细 胞表面的ACE2结合了,因此也就无法进入细胞繁殖,最终被机体清除。
上面说的mRNA疫苗与腺病毒疫苗,都是近年才发展出来的基因工程技术,中国用的是传统的灭活 病毒。这种疫苗使用的是全病毒,并不光是病毒表面无害的刺突,但真正起作用的,也就只是变性 了的刺突蛋白。从理论上来说,它需要大量制备病毒,生产不易,而且有效率不高。此外,因为带 有多种病毒蛋白,它引出副反应的可能性远比其他两种疫苗高,更有灭活不彻底,反而引起病毒感 染的潜在风险。
”